1.贸易术语的分类逻辑
根据国际商会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》,11种术语按卖方责任由小到大分为四类:
E组(EXW):卖方仅需在工厂备货,买方承担全部运输、保险及进出口手续,责任最小。
F组(FCA、FAS、FOB):卖方需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承运人或港口,但运费和风险由买方承担。
C组(CFR、CIF、CPT、CIP):卖方负责主运费,但风险在装运港或交承运人时转移,形成“运费与风险分离”特点。
D组(DPU、DAP、DDP):卖方包揽全程运输、风险及费用(如DDP甚至含进口关税),责任最大。
2.C组术语的核心差异
C组术语的核心差异:运费与保险的“分水岭”C组术语的共性是卖方支付主运费,但风险转移点早于运费责任终止点。需重点对比:
CFRvsCIF:仅适用于海运,卖方付运费至目的港,但CIF额外包含保险费,风险均在装运港转移。
CPTvsCIP:适用于多式联运,卖方付运费至目的地,CIP增加保险费,风险均在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。
关键记忆点:CIF/CIP是仅有的含保险术语,而CFR/CPT的买方需自行投保。
3.买方责任递减规律
从EXW(买方全责)到DDP(卖方全包),买方义务逐步减轻,其中:
FOB与FCA的交接点:FOB以装运港船舷为界,FCA以货交承运人为界,风险在此刻转移给买方。
D组术语的到货责任:如DAP要求卖方运至目的地(不卸货),DPU则需完成卸货,买方仅需收货。
实务提示:FCA更适合现代物流(如集装箱运输),而FOB传统海运需注意“船舷风险”争议。
4.术语选择指南
运输方式:海运选FOB/CFR/CIF,多式联运优选FCA/CPT/CIP。
风险控制:卖方欲降低风险选EXW/F组,买方怕麻烦可选C/D组。
成本预算:DDP报价最高(含全程费用),EXW买方需预留隐性成本(如出口清关)。
案例:跨境电商常用FCA(卖方交物流商),大宗商品贸易偏好CIF(卖方控保险)。
内容来源:外贸服务站
